本报告基于2008 年-2013 年中国发明专利的引文数据,从被引用角度统计分析了区域专利技术影响,重点就高被引专利分析了区域和市场主体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的表现;从引用的角度分析了科学与技术的关联度以及技术扩散中的区域
创新地位。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的发展步伐日趋加快,以发明创造为代表的知识产权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成为技术创新的战略性资源,成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
撑。在我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关注专利在引领产业升级、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以更有效地配置创新资源,驱动我国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为此需要将发展的关注点从数量速度转向关注质量效
益。目前已有各类报告从不同角度关注区域专利产出绩效,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等指标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专利质量正不断改善,专利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支撑促进作用日趋明显。
在创新评价过程中,专利引证分析是技术影响和专利质量评价的客观量化、国际通用做法,是将无形的知识传递和技术扩散过程显性化,进而追踪比较科学与技术、技术与技术之间关系的定量方法。专利引证分析从承前启后的技术创新
链条中对于专利产出质量和效益评价提供了独特且更加客观的视角。利用专利引证分析进行区域层面的创新绩效评价和创新能力观测,对于准确定位现状、洞察发展趋势进而科学制定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决策支持作用。
为此,本报告针对2008 年-2013 年中国发明专利的引文数据,从被引用角度统计分析了区域专利技术影响,重点就高被引专利分析了区域和市场主体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的表现;从引用的角度分析了科学与技术的关联度以及技术扩散中
的区域创新地位。统计结果显示:
一、国内专利整体上相对于国外在中国市场具有技术影响优势,但国外基础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关联度高于国内,日、美、韩、德等发达国家与我国在专利引用中呈现技术高位势,我国化学医药、电子信息、发动机、车辆、印刷等领
域的技术创新受国外技术影响较大。
二、我国在电通信、化学医药、电气元件、计算机等领域积累了一定的关键核心技术,国内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基本确定但仍需加强,涌现出中石化、中兴、华为等用关键核心技术提升竞争实力的代表性企业,但大部分省市仍以高校
占据高被引专利拥有量优势地位;高价值专利运用比率较低,尚未发挥价值属性。
三、国内省市专利技术影响力区域差异性显著,呈现东中西部梯度递减特征,但不均衡状况自2008 年开始逐年改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技术影响优势明显、质量水平较高。北京、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技术领域各有侧重,科学研究有效促进技术创新,形成国内技术创新的扩散辐射源。
相关资料
2014年专利文献引证统计分析报告.pdf上一条: 2014年中国有效专利年度报告
下一条: 2015年中国专利调查数据报告